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

Simutrans(模擬交通)遊戲運用21種運輸系統(之三)-第一種、市內公車

第一種、市內公車:大眾運輸系統之一,城市規模不大時,便宜又好用的大眾運輸系統。
市內公車需要馬路,馬路可沿用現有的城市道路,或是蓋新的馬路,以平面道路為主。公車站是蓋在馬路上、佔用一格的路邊車站,算是相當容易建立起來的運輸系統。大眾運輸系統的服務範圍原則上限於一個城市或一個都會區(鄰近的數個城市因擴張而連結成一個大都市)內,停靠的車站彼此很靠近、多而密集。

遊戲預設車站容量滿時,不會接受車站涵蓋範圍內的旅客,但可以接受轉運而來的旅客,所以蓋一個一格的高容量的路邊公車站,盡量在容量滿前將旅客運走。運輸越多的旅客,城市發展得越快。
遊戲預設車站涵蓋範圍為2格,可以修改為4格,蓋的時後站與站之間的涵蓋範圍剛好不會出現空隙,也不會重疊太多。這樣車站彼此不會太靠近,車站涵蓋範圍適當而不會一下子湧入太多旅客,也能用較少的車站涵蓋較大的城市範圍。車站涵蓋範圍如有重疊部分,該部分旅客仍會選擇一個最佳車站去搭乘,而不是平均分配於各個車站。

車站盡量蓋在路口,路口是路線交叉的理想地點,視情況在路口的四個方向蓋不同的停靠點,停靠點只要靠在一起就還是屬於一個車站。路口還可設置紅綠燈,車輛堵塞時可一試,不過似乎很少用的到。車站本身和附屬設施都能擴大車站的涵蓋範圍及容量,視情況或為了視覺美觀而蓋。

城市的道路會隨城市成長,但總是蓋得歪七扭八的,所玩家可以幫城市蓋道路,所蓋的道路最後會慢慢被城市吸收轉成時速50公里的城市道路。城市建築只會蓋在馬路上下左右隔壁一格,還可以蓋在馬路端點的斜對面一格。

城市建築出現後,將其四周馬路拆掉,仍然不會影響該建築的發展,所以當城市已蓋滿了建築之後,可以慢慢一格一格拆掉馬路,待馬路隔壁建築出現後,再拆下一格馬路,只留下交通工具要走的馬路,以增加城市建築密度。不想這麼麻煩的話,2X2、3X2的街區大小,或3X3的大小(車站涵蓋範圍為5)、中間那格種樹,倒也很寫意。

城市道路以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風格佈置是最簡便的,斜向的道路占用太多空間又不能設站,不建議大量使用。雖然名為市內公車,但此遊戲不管有沒有人要上下車,車子都會在排定的車站停車。只有道路才會有左駕右駕問題,影響的只是視覺效果而已。我在市內公車系統所用車種以速度50以上、80以下為主。

市內公車路線安排有以下9種:
1.平行路線:將火車站與城市的市政大廳連成直線,與這條線大致平行的路線。平行路線一般都會連接到火車站,旅客進出火車站時,就可經由平行路線直接到達城市各公車站。
所用車種:雙節公車(平行路線標準車種)、郵務車(可加掛拖車)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01) 清水市內公車路線02,BUS表示市內公車,01是清水這個城市的編號,02的0表示是平行路線,2是第二條之意。

2.垂直路線:與平行路線大致垂直的路線,平行路線與垂直路線構成棋盤式路線風格。

旅客進出火車站時,經平行路線再轉垂直路線,多一次轉運,此乃標準棋盤公車路線。遊戲預設轉運次數最多是7次,採用標準棋盤公車路線時,7次如果不夠用,可改為更多次數,會稍微耗費CPU計算速度。不採用棋盤式路線而採用平行路線直接一次到達城市各公車站的話,垂直路線變成只是考量到城市內部的移動,城市規模小時,沒有經過火車站的路線旅客數會很少而常常虧損,城市規模變大甚至好幾個城市連成都會區時,垂直路線可以延伸到鄰近城市變成跟鐵路平行的另類城際運輸系統。
所用車種:
部分經過火車站之類的車站會用平行路線標準車種。

其它情況一般運量很少,會用小容量巴士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21) 外埔市內公車路線12,BUS表示市內公車,21是外埔這個城市的編號,12的1表示是垂直路線,2是第二條之意。

3.中心路線:往後城市如有第二個以上的對外進出車站(例如其他鐵路車站)時,需要另外增開以此站為中心的路線,使得這個車站都能連接到城市每個地方,用以區別跟平行路線的不同。
所用車種:客車都是雙節公車,顏色型式各不相同;郵務車選不同車型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01) 清水市內公車路線2Bㄈ,BUS表示市內公車,01是清水這個城市的編號,2Bㄈ的2表示是中心路線,B是第十一條(9之後是A,然後是B,所以B是第十一條)之意,ㄈ是火車站之外的第四個中心站(ㄅ、ㄆ、ㄇ、ㄈ...)。連接火車站的市內公車屬於平行路線,之後陸續開設了10幾個對外進出車站,按ㄅ、ㄆ、ㄇ、ㄈ依序給這些車站編號。


4.專車路線:除了城市建築物之外,產業建築物、景點也都能產生及接收旅客、郵件,偏偏這些建築離城市遠了一點還不足以開設正規的公車路線,那就以點對點的專車路線連接起來。
所用車種:配合產業建築物、景點的旅客、郵件量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18) 神岡市內公車路線31(汽車零件廠專車),BUS表示市內公車,18是神岡這個城市的編號,31的3表示是專車路線,1是第一條之意,汽車零件廠專車表示是往汽車零件廠的專車。

5.穿插路線:視情況連接好幾個車站構成一條路線,情況可能是正規公車路線某幾個站特別擁擠,另開路線連接那幾個站以紓解人潮;或是連接幾個比較偏遠的站直接到火車站,而不是將現有路線延伸到那些比較偏遠的站,以免造成現有路線太長而沒效率;或是覺得城市公車路網有些地方不夠密,要開設一條路線補足,即使虧錢也沒關係;或是其它自己覺得需要開設的情況。
所用車種:盡量把不重要的車型用上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15) 臺中市內公車路線41,BUS表示市內公車,15是臺中這個城市的編號,41的4表示是穿插路線,1是第一條之意。

6.臨時路線:有時候在火車站要到某個公車站的旅客會突然爆量,這時可開設臨時路線紓解,待紓解完畢即可撤掉或轉為它用,繼續留著也無所謂。
所用車種:把平時少用的雙層公車用上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20) 大安市內公車路線51,BUS表示市內公車,20是大安這個城市的編號,51的5表示是臨時路線,1是第一條之意。

7.接駁路線:往後城市如有開設其它的大眾運輸系統,城市內會有不只一個此種大眾運輸系統的車站,每個車站只負責連接城市的一個部分,不是像火車站那樣一個車站就要負責整個城市的連接,此時可開設多條接駁路線,每條接駁路線只連接此大眾運輸系統的個別車站。
所用車種:容量夠用就好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35) 瑞芳市內公車路線63,BUS表示市內公車,35是瑞芳這個城市的編號,63的6表示是接駁路線,3是第三條之意。在實際安排路線時,同一個接駁站會有不只一條路線的情況,此時可再往下用英文字母編號,例如:63A、63B、63C等等。

8.環形路線:此路線是為了環形而環形,當做輔助路線用。上面七種路線以直線型為主,站數少的話做環形也還可以接受,因為此遊戲環形路線較沒效率,站數越多越沒效率。例如我開設路線:臺北-臺中-臺南-臺東-宜蘭-臺北的環形路線,在臺北就會載到往宜蘭的旅客,然後載著往宜蘭的旅客繞了臺灣快一圈才到宜蘭,正常情況應該坐反方向的路線從臺北到宜蘭就好。會這樣那是因為只要有到達該站,旅客就會去搭,而不會考慮遠近問題。不過以遊戲預設每停一個站結算一次收入來說,反而賺更多,因為會收到臺北-臺中、臺中-臺南、臺南-臺東、臺東-宜蘭的車資,同樣是臺北-宜蘭,反而比直接坐臺北-宜蘭的車子卻只收到臺北-宜蘭的車資還多。如真要使用環形路線的話,可以考慮用兩個半圓圍起來做為替代方案,或搭配其它路線將旅客及時疏散掉,或是當做棋盤式路線最外圍邊線部分。不過,設計一條順時針完再轉逆時針型式的路線是正確的,因為一個站會停兩次(順向跟逆向),順向或逆向看哪一個最近,程式就會選擇往那個方向去搭乘,不會有繞一圈又回到原點的情況發生。
所用車種:再不用就沒機會用了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09) 大雅市內公車路線78,BUS表示市內公車,09是大雅這個城市的編號,78的7表示是環形路線,8是第八條之意。

9.分區路線:隨著城市越來越大,有些公車站距離火車站很遠,公車路線停靠太多站的話,會有發再多車也沒辦法紓解人潮的情形,而且一時之間也沒有其它運輸系統可用,只能選擇使用市內公車。這時就有必要將一些偏遠的車站另外劃為一個分區,將分區內人潮集中在分區內的某個站,再用專車從這個集中站運到火車站。這些專門行駛在分區內的路線就是分區路線,從集中站到火車站的路線就是專車路線。除了運送旅客之外,郵政系統也很適合這樣做,將旅客與郵件分流,避免城市交通過份集中在某些道路上。
所用車種:比照平行路線的容量即可。

路線編號範例:(BUS 18) 神岡市內公車路線81,BUS表示市內公車,18是神岡這個城市的編號,81的8表示是分區路線,1是第一條之意。

以上九種路線安排有些可能會有重疊的情況,看重視哪種路線自行取捨。不想設置市內公車時,其實可以將所有市內公車站都共站成一個車站,只要將車站設施互相設置在鄰格的八個方位即可成為同一車站,持續下去即可擴大車站的涵蓋範圍,再視需要拆掉一些設施,已經共站的車站設施,在拆掉某些設施之後,即使不相鄰,也算同一個車站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